2024年11月14日至18日,第二届鸟类学大会(The 2nd Asian Ornithological Conference,简称AOC2024)在北京举行。我院谭筱彩博士生及Iresha Lakmali Wijerathne(艾丽莎)博士留学生受邀参加。
谭筱彩博士生在大会上以“The exposure levels of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in nestl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她介绍了在农业集约化背景下,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对农田生物生存环境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对高营养级鸟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农田雏鸟普遍暴露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尤其是食虫鸟类的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其他鸟类;2) 雏鸟血液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浓度在短时间内整体呈下降趋势,提示可能存在代谢或排泄机制的影响;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雏鸟的生长发育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农田环境中,食虫鸟类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揭示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喀斯特地区雀形目雏鸟的广泛影响,强调了农业集约化对生态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威胁,并呼吁采取措施保护这些受影响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参会人员就鸟类生态学和生态毒理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Iresha Wijerathne(艾丽莎)在AOC大会上进行报告题为“Determining whether Sri Lanka can be an avian refuge: Predicted shift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ndemic bird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该研究揭示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特有鸟类物种分布变化的重要性,尤其像斯里兰卡这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岛屿,是34种特有鸟类的重要栖息地。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湿润区和高山地区目前及未来是特有鸟类物种最适宜的栖息地。同时,未来物种分布区域将会减少,尤其是在目前被认定为特定生物多样性区域的高海拔地区,影响将更加严重。该研究突显了高山特有鸟类面临的风险;然而,由于湿润区对城市化的脆弱性,即使是低地特有物种也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讨论围绕快速气候变化下分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研究结果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展开,同时强调了准确的公民科学数据的重要性。
据悉,本届鸟类学大会共举办8场特邀报告、4场主旨演讲、3场青年学者分享、3场智慧监测与分析相关的会前培训会,以及分属于26个专题的190场报告。此外,大会还组织了2场圆桌讨论、1场编辑见面会以及70余张海报的展示。会议聚焦行为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鸟类迁徙研究等热点主题,内容涵盖鸟类栖息地保护与管理、鸟类多样性与种间互作、基因组学研究、全球变化与鸟类响应、鸟类行为学、生理与环境适应、进化与适应、鸟类监测与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充分反映了近年来亚洲鸟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本次会议的经费来源于“研究生倍增计划-2024年度米兰体育,米兰(中国)研究生素质能力提升项目”。
谭筱彩、艾丽莎同学与Eben教授参会合影留念